上周(7月30日)出刊的商業周刊,斗大的封面標題是「台灣出口大滯銷」,提到「所有的證據都在在顯示,台灣的出口競爭力,已不只是單一產業問題,而是整體結構失衡,現在得從根本改變起。」
(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KIndepArticle.aspx?id=26272)
我在臉書上留言,提到經濟結構性的問題,無法靠短期放煙火改變,而思維與作法的調整無可避免。政府對經濟,還是工業時代的思維,在資源分配上,因為目前衡量總體經濟所使用的GDP,沒有扣減物質資源和其他形式自然資本的耗損,沒有反映汙染和長期環境破壞的外部成本,沒有納入工傷、工時過長導致家庭破裂的社會成本,容易造成對製造業的過度投資,不利於鼓勵後工業時代所需要的創新及轉型。
其實更需要深思的,還有一點,「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?」,正好是上個月下旬,我從市圖總館的自動借書系統,無意看到的一本書。換句話說,經濟成長的目的,到底是什麼?2008年金融風暴後,歐美政經界對此即有許多討論,這本書原著於2009年出版,作者是英國永續發展委員會經濟委員Tim Jackson。 (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487251)
作者在書中,試圖解析兩個問題:
1. 在我們的世界,富足的意義是什麼?
富足具有物質面向,但是也有社會與心理面向。當人均所得水準達到約15,000美元之後,生活滿意度就會與GDP成長率幾乎完全無關。富足的一個重要成分,是自由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。我們的富足取決於周遭人的富足。
2. 經濟的成長,是否是實現富足的唯一基礎?
近代經濟的制度設計,似乎愈來愈偏愛一種特別唯物取向的個人主義,鼓勵消費者追求新奇。然而無休止的追求消費成長,未必帶來真正的社會進步,有時候它甚至破壞幸福,並且造成社會衰退,因為這是一個被焦慮感驅使的體系。原本政府首要責任,是確保長期公共利益,不被短期私人利益破壞,也因為要全力鼓勵消費自由以導致成長,沒有餘力提供人民公共財(包括公共空間、公共機構、公共服務、生態資產等),有機會去追求真正的富足。
作者建議把人民關進唯物消費主義的社會邏輯,對生態及心理皆有害,需要轉變為提供他們維持及充實人生的機會,例如改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政策,給予員工更彈性的工作時間、更多家庭時間、育嬰假及年休方面的獎勵,同時強化社會資本,透過社會參與,強化面對經濟衝擊的韌性,例如開闢和保護共享的公共空間(例如公園綠地、圖書館、博物館等)、擴大終身學習和培養技能的機會。
根據主計處統計,台灣平均每人國民所得,2007年才突破15,000美元。
(http://www.dgbas.gov.tw/ct.asp?xItem=33338&ctNode=3099&mp=1)
換句話說,對執政的三四年級生,他們大半輩子都以追求經濟成長為主要思維,短期內要他們修正過去的經濟模型、改變過去的社會邏輯,幾乎不可能。
不過近兩年,可以看到不同世代,對於台灣未來經濟發展,看似有完全不同的想望。台灣的下一代,愈來愈多七八年級生,轉向不單以物質經濟產出或消費衡量富足,以及倡議解決系統性所得分配不均。
換句話說,我們需要先確認,我們希望發展什麼樣的社會,要用什麼樣的經濟概念,建構這樣的社會,有了共同的目標,再談如何一起打拼、如何提升台灣出口競爭力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