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人生最令人懷念的,是與同事一起吃午餐的時光。上班的前幾年,還有機會帶著外婆準備的便當。當時在位於市郊工業區的雜誌社工作,薪水不高,附近外食的選擇也有限,所以同事大多也帶便當。因著這些午餐聚集,與他們建立的情誼,不單是工作,也逐漸擴大至人生其他層面。雖然大家陸續奔向人生不同的驛站,時隔超過20年,與其中一些人從同事變成朋友,大家從緊湊的時程中,努力抽出時間見面,明天要開「歲末同學會」了。
後來與同事一起吃午餐,變成在市區辦公室附近覓食,從民生敦化商圈、南京松江商圈,一路吃到信義商圈。起初開玩笑的對同事說,等到吃膩了辦公室附近的午餐,就會考慮換工作了,但是最後在同一地點工作超過15年,即使附近的餐館開了又關,換了又再換,附近的午餐早就吃遍了。有時真的不知道去哪裡吃午餐才好,乾脆到旁邊的便利商店隨便買點東西,回到辦公室找間空的會議室吃。
即使現在成為非朝九晚五特工,午餐便當仍然帶給人生不少啟發。
姚詩豪先生曾寫過「便當盒裡的退休計畫」:
https://www.darencademy.com/article/view/id/10823。他提到高中男生各種吃便當的「攻略」。策略一是「先苦後甘」,先對著白飯和配菜猛攻,然後才享受「珍藏」的雞腿或排骨。策略二是「及時行樂」,上午10、11時先朝便當最上層的主菜,也就是雞腿或排骨進攻,中午只剩下一盒白飯可吃。
我們或許以為「先苦後樂」是比較值得遵循的策略。不過先苦後甘的策略,似乎也不是100%完美,因為某一天中午,當同學努力地把白飯扒光,正準備大啖雞腿時,旁邊兩個打鬧追逐的同學撞到他的桌子,整支完好的雞腿就隨著便當空盒一起摔到地上,辛苦毀於一旦。
他提到人生就像吃便當,先吃光白飯或是先啃掉雞腿都是極端,把人生強制分為年輕工作與年老退休兩階段的概念也已經過時了。如果可能,應該去享受工作,而非忍受。如果渴望悠閒的生活,何不利用周末或休假先模擬,好好的睡覺、悠閒的吃飯、從容的做些自己想做的事?
這讓我想到聖經中也有個便當盒故事,記載在約翰福音第6章:
耶穌舉目觀看,見一大群人向他走過來,就對腓力說:“我們從哪裡買餅給這些人吃呢?” 他說這話,是要試驗腓力,因他自己早已知道要怎樣作。腓力回答:“就算二百銀幣買的餅,每人分一點,也是不夠的。” 有一個門徒,就是西門.彼得的弟弟安得烈,對耶穌說:“這裡有個小孩子,帶著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;只是分給這麼多人,有甚麼用呢?” 耶穌吩咐他們:“你們叫眾人坐下。”原來那地方的草很多,眾人就坐下,單是男人的數目約有五千。耶穌拿起餅來,祝謝了,就分給坐著的人;分魚也是這樣,都是隨著他們所要的。他們吃飽了之後,耶穌對門徒說:“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,免得浪費。” 門徒就把眾人吃剩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。
看到周遭的狀況,我們也許與耶穌的學生腓力一樣,心裡先估算,認為不可能滿足這麼大的需要。有個小朋友似乎沒有想這麼多,雖然便當只有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,還是願意捐出來。耶穌就拿著這些,讓眾人都吃飽了,還剩了十二個籃子的大麥餅。
我們人生的便當盒中有些什麼呢?我的「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」,不見得是有形的物質,或許是恩賜、熱情、能力、個性、經驗,以及時間與精力,但是我是否願意捐出來呢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