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成為非朝九晚五特工,才比較有機會去做的事,除了先前提過參加日間密集課程,觀看記錄片是另一項。這些影片娛樂大眾的性質低,幾乎都在周間冷門時段播映,過去很少看到。
今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周年,上周看了兩部相關的影片。一部是「阿罩霧傳奇─落子」,主題是台灣霧峰林家,在政權迭易、烽火四起的時代,即使是富貴權勢之家,不同成員仍然必須做出不同人生選擇:林獻堂表面選擇成為日本皇民,私下卻為保存漢人文化、爭取台灣自治努力。林祖密選擇當時甫成立的民國政府,之後他的兒女林正亨與林雙盼,選擇共產主義。
(預告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X68c5bGy2U)
另一部是「玉碎拾遺」,主題是距離台灣不遠、當時同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琉球平民,在美軍即將登陸、軍方命令集體自殺(美其名為「玉碎」)之際,自己與家人被迫在生死間做出選擇。
(預告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js89L5leTw)
我是台灣人、中國人還是日本人?我是琉球人還是日本人?在台灣或在琉球,在那樣的時代中,無論一個人如何選擇,都可能對自己、對家人,帶來無法預知的影響。
生活在沒有戰亂的時地,可以有閒坐在電影院看這些影片,除了慶幸與感恩,也對台灣不同背景長輩的認同分歧,以及目前在歐洲爆發來自中東及非洲的難民潮,多了點理解與諒解。反問自己,若生在那些世代、那些地方,又會如何選擇呢?
全站熱搜